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讲解370: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执理废事;修行不能投机取巧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五十阴魔17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m06106de9dp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
五十阴魔 17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1493页,经文:【或以欲界,为正转依,观见圆明,生爱慕故;或以初禅,性无苦故;或以二禅,心无忧故;或以三禅,极悦随故;或以四禅,苦乐二亡,不受轮回,生灭性故。】诸位!这个字,有几个字打错了!第二行“无忧”,我不晓得你们那边有没有改过?“无忧”要改成“无苦”,有改过了吗?你们那边?没有改啊?那就是字打错了!(新版已更正)这个“无苦”,初禅是无苦,二禅以心无苦,那个“苦”要画叉,改成无“忧”!因为初禅是无“苦”,二禅它是无“忧”的,是这样子才对的!那么没有的话,将来的印那个书就要把它转换过来,字打错了!

好!整段师父解释一下:或以欲界,欲界就是六天,为正转依,诸位!“正”不用看它,“转”跟“依”注意看!转生死,依涅槃,注意,这要补二个字的,转,后面补二个字:转“生死”,依,依“涅槃”。这或以欲界六三,为正转生死依涅槃,他认为这个就是转依处,观见圆明,就是圆定发明,初得天眼通。这个时候,天眼通可以看到:哇!那个天宫清净庄严!看到这个普现、普观这个天界,哇!这个天光庄严!清净庄严!迥超日月之明,唉呀!人间太污秽了,因此生爱慕者,注意!生爱慕者,注意听!后面最重要的就是遂计此境,为现在涅槃,这个才是重点!就把六欲天,清净庄严的天光,只是比六欲天,只是比人间更快乐、更有光明,他在这个光明处、清净庄严处、生爱慕,因此就遂计此境,为现在涅槃。

诸位!这个就是重点!然后接下来都要补上几个字,或以初禅,性无苦故,然后补上五个字:“计现在涅槃”,故后面补:“计现在涅槃”;或以二禅,心无忧故,然后补上:“计现在为涅槃”,把二禅当做涅槃;或以三禅,极悦随故,做一下笔记,极,悦就是喜悦;随就是大随,大随顺叫做随,以三禅极喜悦大随顺故,然后又补上几个字:“计现在为涅槃”,你现在做笔记本啊,你觉得你看得懂,等我讲过以后,二个月、三个月、半年,你再拿起来看,你看不懂!可是你现在如果精进做一下笔记,你自己拿起来看,我已经有做笔记,因为师父叫你补上几个字,你在听经闻法,对不对?在repeat的时候,你就知道:我这里有做笔记,就知道这个意思。所以那个补上几个字是预备未来,如果你不补上几个字,未来看,毋知影(不知道)!你现在看得懂,将来,你就会忘记!

接下来,或以四禅,苦乐二亡,不受轮回,苦乐二亡,怎么样?就是三灾不到啊,以为不受轮回啊,然后以为此处没有生灭,生灭性故,注意听!不受轮回,不受轮回后面补上:“以为此处无生灭性”,因为它这个文字实在是少到,很难去看是正面还是反面的!有跟无都看不懂!或者是以四禅,苦乐二亡,然后怎么样?遂谓三灾不到,以为不受轮回,以为此处无生灭性,认为此处无生灭性,然后最后再补上一句:“计为现在涅槃”,就把这个地方当做涅槃,所以五处,叫做五现涅槃。好!师父把整段贯串起来,你就看得更清楚!或者是以欲界六天,为正转生死,依于涅槃,因为圆定发明,观见圆明,就是观圆定发明,初得天眼,有这个天眼的功夫,结果普观天光清净庄严,生爱慕啦!因此计住:哇!清净庄严,普观开光,清净庄严,结果超日月,就误认为:遂计此境,为现在涅槃。不知道这个还是有为法的、生灭的六欲界天。或以初禅,性无苦故,误认为现在是涅槃;或以二禅,性无忧故,误认为现在是涅槃;或以三禅,极喜悦大随顺故,误认为现在是涅槃;或以四禅,苦乐二亡,认为三灾不到,水、火、风三灾不到,以为不受轮回了,以为此处无生灭性了,计着现在为涅槃。

[此计五处,现在生处,即为涅槃。显非一人,遍计五处,各随所见,或计一处而已。欲界指六欲天,非指一天也。为正转依者:妄计为真涅槃之境,以涅槃乃佛教,转生死依涅槃之号也。]注意!“涅槃”在旁边补上几个字,以涅槃乃佛教,转生死依涅槃之号,“涅槃”,佛教的核心价值,整个佛教的核心价值,就是涅槃!佛教的最伟大的思想,就是不生不灭!它是核心,就是第一义谛大空;就是究竟实相;佛教如果没有涅槃,那跟外道差不多!没有涅槃,就是理不究竟!没有涅槃,没有办法成佛!所以涅槃的思想,是整个佛教的核心价值。因此我鼓励这些法师:将来,你弘扬正法,千万不要一直讲故事、讲讲往生的例子,当然这个好事,讲讲相啊,对不对?你如果年岁慢慢大了,在佛教界好几十年啦,在弘法,一定要发扬佛教的究竟第一义谛大空,涅槃的思想,这个是整个佛教的核心价值。

接下来,[此如仙家,计六欲天上,无生死耳。此句应通后之四处,每处皆当有之。何以欲界,为正转依?观见圆明,生爱慕故。以前想阴既破,圆定发明,以初得天眼,普观天光,清净庄严,迥超日月之明,且离人间之秽浊,以故心生爱慕,遂计此境,为现在涅槃也。或以初禅,离生喜乐地,苦恼不逼,计为现在涅槃也。或以二禅,定生喜乐地,忧愁不逼,计为现在涅槃也。今谓初禅无忧,二禅无苦者,疑翻译之误倒耳。]其实就,根本就是错字嘛!很清楚的喔!然后如果说要这个注解的话,如果你要保留,那就必须把这一段补上,就是经文已改过,知道吗?经文已经改过,这一段注解给它保留。[或以三禅,离喜妙乐地,极悦随者:谓极喜悦,得大随顺,计为现在涅槃也。或以四禅,舍念清净地,修舍定,双舍苦乐,二者皆亡。遂谓三灾不到,不受轮回,生灭性故,计为现在涅槃也。]

经文:【迷有漏天,作无为解五处安隐,为胜净依,如是循环,五处究竟。】这个就是答案!佛陀指出他们的不对,迷有漏天,这个还是三界内啊!一直到四禅天、四空还是三界内啊!何况六欲天啊!迷有漏天,作无为解,做究竟的无为涅槃解,无为就是指涅槃啰,迷有漏的烦恼,生死的三界,做为无为涅槃、不生不灭的境界,五处安隐,这个还没达到安隐呢!诸位!只要还有轮回,就找不到安隐!只要没有跳出三界,就没有安稳处!为胜净依,“胜”就是最胜;“净”就是净之所依;最胜净之所依,什么叫做最胜净所依,本来佛所依的是涅槃,现在把有漏天当做是无为解,把五处生灭的三界内,怎么样?把它变成最殊胜的,就像佛的涅槃所依靠的一样,五处安隐,为胜净依,胜净本来就是佛的涅槃,他把这个五处,还是有漏天,就把它认为:这个已经够安隐了。如是五处循环,五处究竟,认为这五个地方循环,五处究竟,那注意听!如是循环,五处究竟的意思是:如是展转来推观,有循环,然后误认为这个是究竟,所以五处究竟,误认为这个是究竟。那么整句贯串起来就是:迷于有漏生死烦恼的天,三界天,做为佛的无为涅槃、不生不灭的境界来解,误认为这个五处的安隐,为最殊胜的佛所依的胜净涅槃,如是五处其实是在三界内的涅槃,而误认为五处就是究竟。

[五处,皆在有漏天中,今迷有漏天,竟作涅槃无为解。五处安隐者:以五处既误作涅槃无为,遂以为安隐之家乡矣!为胜净依者:为最胜清净者之所依处,最胜清净,即佛也,佛依涅槃故。如是自下向上,展转推观,有循环义。五处究竟者:推观五处,谬谓皆是无上极果也。《正脉》云:初于六欲,乍离人间之尘秽,而妄谓真净。次于初禅、二禅。乍离下界之忧苦,而妄谓真乐。次于三禅,乍得随顺自在,而妄谓真我。次于四禅,暂得三灾不坏,而妄谓真常,不生灭也。此正于无常、苦空、无我、不净中,而妄计常、乐、我、净也。二详释其相竟。]

接下来,结成外道,佛道没有修成,就会搞到外道去!1495页:[子三  结成外论] 经文:【由此计度,五现涅槃,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,是则名为,第十外道,立五阴中,五现涅槃,心颠倒论。】文字都很简单!文字一看就知道。[五现涅槃者:计此五处,皆现在涅槃,]不要另外找涅槃处,现在就是涅槃。[现受寂灭之乐,不待将来者也。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者:菩提、涅槃二种,是如来智、断二果。]诸位!智,智果,是与生俱来的大般若智慧;断果是事修。

所以智果是理;断果是事,简单讲,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执理废事!说:是如来的智果,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着摩诃般若,只是你还没有开采出来。断果,就是必须断掉习气,所以修行,都不能投机取巧!断果,是什么意思?断果,就是事修。佛性,因修而显。佛性,因为断烦恼、断习气,才能显现出来,虽然本性具足,没有用!你不修没有用啊!对不对!你喔!你说:我们现在大家今天来讲,大家都本性具足,你都不来听经闻法,你怎么知道你本性具足呢?你都不来听经闻法,你怎么样进入观照?如何来开采你这颗佛性?没有用的!所以要事、还有理,所以有的人他不了解这一层道理。

我再更进一层告诉诸位:这个非常重要!为什么有的人说:师父啊!你为什么一直劝众生:要敬佛、敬法、敬僧?要赞叹佛、赞叹法、赞叹僧?道理是什么?要注意听喔!现在注意听喔!从理上来讲,自觉,你的觉性就是佛!你的自己的觉性、心性,就是佛!二、内心拥有般若智慧,就是真理。三、慈悲心、和合心,就是僧。你今天,诸位!谤佛,就是摧毁你的觉性!谤法,就是摧毁你内在的般若智慧!谤僧,就是摧毁你内在的慈悲心、无诤的心!摧毁它!因为你内心有斗争,你的内心就没有僧!因此为什么叫你要随喜功德,要称赞如来?一定要赞叹佛、赞叹法、赞叹僧!一定要敬佛、敬法、敬僧!注意!以下这个就是结论:敬佛、敬法、敬僧的人,就是尊重自己的灵魂。

你要特别注意,因为从理跟事,从事会归到理,是一定的道理!外道傍佛,外道谤佛,就是没有佛的智慧啊,他怎么知道佛是个大觉者?对不对?外道谤三藏十二部经典,那就表示这个人没有慧啊,没有佛的大智慧啊,知道吧?那么外道人谤僧,那么他就没有僧的慈悲心、和合啊!所以在座诸位!无论是出家,无论是在家,我们都是一家人,我们都是同一个体性的东西,诸位!纷争是没有必要的!我讲给诸位一个……用科学来印证,诸位!你的色身由地、水、火、风,你今天,一个月不喝水,你不会活的!你的生命是由水构成的,我的生命一个月不喝水,我也没办法活的!我们的生命,对不对?在座诸位!我们一个月不照阳光还可以,如果没有太阳,我请问你,全世界所有的人类、动物跟植物,能活吗?能吗?我们的生命统统来自一颗太阳,这样你体会得出来吗?其实我们是同一体的,不能分彼此的,如果一个真正修行人,就说:你快乐,就是我快乐!你好,就是我好!我有好吃的东西,我一定不会占为己有,为什么?你快乐就好!

一个有同体大悲心的人,就算受到伤害,他也会同情他,为什么?我的心跟你是一体的,你今天的幼稚跟无知,你来伤害我,不是我可怜,我很同情你!你知道吗?你很可怜!你不了解我跟你是平等的,所以,站在物理的角度,人只是来这个世间做客的,宇宙,大自然里面,从这个色身的角度,人都是来做客的,你、我都是地球的客人,是同一体的,角度是一样的,身体是地、水、火、风构成的,站在这个角度,我们也是同一体的!我们来自同一个太阳的能量,站在这个角度,你也没有办法分彼此啊!所以一个人根深蒂固地执着,就会坏了我们的般若智慧,就会分你跟分我,那就有隔成内跟外。所以你来讲堂,记得:多做一点不会死,你知道吗?也许你做的东西、工作比别人粗重,来到这里,一直做,如果你有般若的智慧,万法都是平等的,来到讲堂就是常住,常住就是我们地方,我的地方就是常住的地方,我多做一点,那没有什么关系!无伤大雅!你看!一个有思想的跟没有思想的,有佛的思想,是不一样的!

好!今天我们对面一个王小姐,她去投诉环保局的,我们尊重他的看法,说:我们楼上的这个冷气很大声,吵到她。环保局的来测试,没有超过标准,没有超过标准。如果今天一个没有学佛的,我们这一栋不学佛,环保局没有超过啊,我为什么要换?对不对?吵到你,是你家的事情!可是师父的观念不一样,我亲自打电话跟王小姐说:我很抱歉,我敦亲睦邻,我们一定要做好邻居,我一定立刻改变,想尽办法让它没有声音,不管花多少钱,我们都要你这样的好邻居,我就叫法可师父的弟弟阿财,你给我想办法,做到没有声音!再继续去投诉,我们一次又一次,一次又一次,环保署说:人家也没有超过音量啊,你再一直投诉,要不然就告啊!对不对?如果是世间人,今天不会花这五十万来换冷气的!碰到师父,不一样!我需要你这样一个好邻居,我不希望说,也许她有开过刀,那开过刀,可能有吃一些药,可能精神上会有一些敏感,让你睡不着,我很难过,让你精神有压力,我也很难过,不管怎么样子,你不需要那么累啦,常常去投诉啦,环保局来,跑了好几趟,你不需要这样子,我来做!今天因为我们有同体大悲的心,她一句话,我花五十万!你知道吗?她一句话,我花五十万?为什么?就是敦亲睦邻啦,对不对?碰到不是佛教的,他会这样做吗?你去搞啊!我又没超过!对不对?可是我们不要这样子,大家都是好邻居,叫我跟你买下那间房子,我是没办法啦!我尽量这样帮你改变,对不对?

这个就是一种有佛陀的思想,跟没有佛陀思想,他的行为举止出来,是不会一样的!现在弄好了,满意吗?满意!没声音了,五十万花了,没声音了,满意吗?满意!人家那个师傅,装冷气师傅跟她讲:王小姐,目前这台机器是最高级的,完全静音的,没有声音,如果你还不满意,就没有机器了,接下来,接下来换我来跳楼!再不满意,就换我去跳楼了!那没办法了!对不对?不过听说满意,满意就好了!对不对?你可曾听过:人家讲一句话,就花五十万的?不做的话,你让她每天都睡不着,还是说她的窗户都不敢开,我跟她通过电话嘛,我跟王小姐说:真的很抱歉,这个责任在我,我一定绝对改善!我举这个例子,就是说师父处世的态度,就是这样子!

接下来,是如来智、断二果。[今既认妄为真,将必以真为妄,故曰惑菩提性,是则名为,第十外道。立五阴中,五现涅槃,乃是从心颠倒,妄计而立论耳。二中间十计竟。]

[壬三  结害嘱护  分三 癸初  示因交互] 经文:【阿难!如是十种,禅那狂解,皆是行阴,用心交互,故现斯悟。】什么叫做狂解?狂解,就是不是佛陀的正解,叫做狂解。对佛法、对佛陀的思想,没有究竟的体悟,提早执为殊胜,然后起狂妄的心,这个叫做狂解。所以在座诸位!在这个末法时期,你要讲到这么深的经典,几乎没有人有办法!当然也是比较研究比较深一点的人,还是有办法啦!但是一般要讲到这么深的经典,几乎很少,那你不起狂解,就会很奇怪了!因此这个狂解,差不多是末法时期的一般常态!

[温陵曰:前云禅那现境,]前面说想阴魔当中,禅那定中所现的境界,叫做禅那所现的境界,[乃天魔候得其便;]而现在的行阴,[此云禅那狂解,乃心魔自起深孽;]这个要划双红线!你讲到行阴魔,你就知道,没有外魔!统统是心魔!乃是心魔自起深孽!简单讲,就是无关于外魔啦![凡见道不真,多歧妄计,皆即狂解,]诸位!狂解,就有狂的行为出现,你要看看,在座诸位!我告诉你!哪一个人稍微得到一点功夫,就开始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全世界的出家人骂透了,这个就是起狂解。或者是说一个出家人,拥有自己的道风、道场,然后把所有的出家、在家人骂透了,这个也是起狂解。你真正的那么行,更应该同情众生,你真的那么高竿吗?你真的那么行?那么有修行吗?你应该同情众生嘛,对不对?你怎么会狂妄、看不起他咧?看不起他,是佛的心态吗?众生不是让你看不起的!众生是让你度的!如果你有错误的心态,就会狂解,注意!所以在座诸位啊!你今天要亲近一个大善知识,注意看:他有没有狂妄的语言,狂妄的心态?有没有谦卑的心、包容的心,有没有?有!可以亲近!要是没有,他所表现出来的,都叫人家: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那个批评,那个批评,我跟你讲,你半夜都要溜!suān!你要赶快跑!要不然你就一定会受他影响!真的!师父教化大家这么久了,在座诸位!你现在敢讲一句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你敢吗?吓都吓死了!对不对?我今天叫一个出家人来,很不好的出家人来,站在你前面,你敢批评他吗?吓都吓死了!对不对?为什么?你心中有三宝,他就是我心中的写照啊,僧,就是表示我心中的和合,我内心有慈悲心,就是僧啊!我心中有和合,就是僧啊,你就观想说:唉呀!这个出家人还在修学的阶段,他现出家相,虽然行为不怎么样,那么我不看,我远离就好!我保持一个距离,我也不说是,也不说非,因缘不具足,这样子。各人走各人的,就这样子。[是谓心魔,最宜深防也。皆是行阴,用心交互者:皆是想破行现,用定慧力,趣真断妄,正当真妄交攻之时,互为胜负,故现斯悟。斯悟:即狂解也。]

[《正脉疏》云:然通论十种狂解,]不出断见,诸位!要加“见”,断见、常见、空见、有见,[不出断、常、空、有,]这个都是外道见,断见、常见、空见、有见,[四字而已。且前五属断、常,后五属空、有。第一断见,第二常见,第三双亦,]双亦就是亦断亦常啦,[第四、第五,皆充广双亦也。]充广就是广谈,双亦,就是亦常亦断。诸位!四句偈,楞伽经的四句偈,背起来!楞伽经的四句偈,佛讲的四句偈,诸位!第一句:有;第二句:无,就是空,无就是空;第三句:亦有亦无;第四句:非有非无。注意喔!这四句偈背起来!离四句,绝百非。你听过这一句话吗?第一句:就是有;第二句:就是无;第三句:就是亦有亦无;第四句:就是非有非无。人家讲说:离四句,绝百非。就是你讲什么,都不对!就是这个重点,所以四句,一定要背起来,人家讲:离四句,绝百非。就是说什么都不对,叫做:离四句,绝百非。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。

接下来:[问:何无双非?]喔!你看就是非有非无,要不然就是非断非常,双非,不是张菲,还有欧阳菲菲,那个“菲”,不是!双非,就是非断非常。[答:断常皆过,若双非,]即非断非常,[则为离过正见,非外道也。]佛性,非断非常,注意听!佛性如果是断,那么如果佛性如果是断,佛性如果是无常,诸位!佛性如果是无常,那么我们五蕴身死的时候,五蕴身是无常法,五蕴身死的时候,那么我们的法身会跟着断灭,我们五蕴身死了,法身会不会跟着断灭?不会!简单讲,所以法身不同于五蕴身,那么法身能不能就是五蕴身呢?不对!再来,法身跟五蕴身的关系,法身慧命如果是无常,五蕴身死了,它就会跟着死,那就变成断见了,法身,如果说亘古以来都是存在的,亘古以来都是存在的,那么变成不同于五蕴身,如果说这个法身不同于五蕴身,那么离开这个五蕴身,变成有一个法身,那么就是常见了,那就是错了!对不对?那么我们这个五蕴身可以修成,慢慢修成,生生世世转换成菩提果,对不对?

如果五蕴身,离开五蕴身,也找不到法身,就五蕴身,也不是法身,所以离开五蕴身,也没有一个常的法身,因此那个常的法身。常见外道,常就失去作用,所以,在楞伽经里面讲,说:大慧!佛性莫作无生解。说:大慧!若一切法无生,即失去妙用。这个就是楞伽经讲的,若说一切法无生,一切法无生,是佛讲的,当体即空,叫做一切法无生。所以大慧跟佛讲:那么佛陀,那么是不是一切法无生?释迦牟尼佛就回答大慧说:若说一切法无生,即失去妙用。体、用是一体两面的,所以一切法无生,是要看在那个角度谈的,生即是无生,生只是缘起,无生,是指当体即空,若说一切法无生,即失去妙用。所以,因此,生即是无生,是在破对相上的执着,但是讲一切法无生,意思不对!何以故!不完整,不够完整,一切法无生,但是般若生,妙智般若而生,就生出妙智的般若,所以一切法无生,是指我执不生、法执不生、分别心不生、颠倒见不生、贪瞋痴不生、我法二执不生、妄想无明不生,是指这个不生,但是摩诃般若生、涅槃妙心生。

因此一定要佛法,它就是……所以看经典,为什么很多人,他看不懂?他看到某一段突然讲这样,他看到某一段又另外讲一个角度,所以这大学教授来跟我谈佛法,他说:益谦啊,你们那个佛经都充满矛盾,一下讲这样,一下讲那样,翻过去又讲这样!那我们那个同学,跟我讲:嗯!对不对?就说:嗯!你们佛经讲的都充满矛盾,全赢!一个人诸事不顺,你们就说:嗯!他业障深重、福报不够啦,对不对?那么一个人做事做得很顺利,虔诚的佛弟子,你就说:这是佛陀的保佑啦!观世音菩萨的感应啦!好的都你们的,我们都没有啦!好的都是你们佛教讲的,我们统统没有啦!所以没有深入佛法的,真的很难!几乎无法理解!那你想想看,师父从大学一年级到现在,几年?四十年!你知道吗?Forty years!后面加S的,四十年喔!才有今天这样小小、微不足道的成就,你就知道:佛法有多难!所以有一个人写信来,就说:师父,我有一天,我是初学佛法的人,麻烦有一天我到文殊讲堂的时候,麻烦你给我开示,如何能够明心见性、开悟成佛?我就讲:要从哪说起?要从哪说起?要不然就像那演歌仔戏的这样,你看!初学佛法,对不对?发心是好的,但是没那么简单!

接下来:[第六执有,第七执空,第八双非。]就是非有非空,[问:此何不为离过正见?答:有空不定是过,]意思说:佛教讲的悟有或者悟空,说到那是心境的问题,不一定是有过失,问题是怎么样?只要一执,因偏,诸位!偏的后面要加一个“执”,因偏“执”方始生过,注意!“执”就是所有学佛的过失,执圣道,就变成凡夫之道;执着菩提,就变成生灭的无明烦恼,你知道吗?所以真正的修行,不修观、不修止,圣谛亦不为,圣谛亦不为。就是佛道也不修,这是真修行人!不修观,止观嘛,摩诃止观嘛,不修观;有修观,就有能观、所观,犯了无穷的过患。不修止,若说有所止,就有能止、所止。注意后面!师父那一篇《迈向生命的圆满》,师父补上一句:“圣谛亦不为”,连圣人之道都不做,都不修!若说修于佛道,即成邪见,佛道本空故,修什么?所以圣谛亦不为。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:断除妄想重增妄,趣向圣道亦是邪。断除妄想重增妄,你要断除妄想这个念头,就增加了一倍的妄想,妄性本空,为什么要断它?断除妄想,重增妄,趣向圣道,亦是邪。圣道可以从这边到那边吗?圣道当下就是没有彼此吗,圣道是绝对,圣道岂有由此边到那边的?没有的!所以趣向圣道,亦是邪。说:我趣向于佛道,那你就是趣向于邪道,佛道本来就没有生灭、没有来去、没有增减的,你趣向什么佛道?讲:我修学佛道,那当然就是方便说啦,是不是?佛、魔,不可得啊!圣、凡,不可得啊!能、所,不可得啊!岂有东西可以得咧?

接下来,因遍执方始生过,([因偏方始生过,])[且此双非,盖指后阴昏瞢,不定有无,]不一定的有,还是无。[非是双遮之中道,故非正见。]所以不是正见,第九推广,推广就是扩大来讨论,推广到最后,毕竟是断空,断灭见,([第九推广毕竟断空,])第十推广来讨论,毕竟是滞有,([第十推广毕竟滞有,])[若更以空有,摄入断常,]空有,其实就是,空,就是断见,有,就是常见。[仍惟断常二见而已。]整部楞严经都在讨论外道的断、常二见。

[癸二  迷则成害] 经文:【众生顽迷,不自忖量,逢此现前,以迷为解,自言登圣,大妄语成,堕无间狱。】

[顽迷者:谓顽痴成性,难入正悟。迷惑覆心,易生狂解,由其不自己思忖量度,我何人斯,逢此现前,以迷惑为解悟,未证言证,自言登圣,僭称果位,]“僣”就是没有那种功夫,超越的意思,叫做僣。叫做僣称果位,[大妄语之业既成,其必堕无间地狱矣,诚为可惜!夫修行而至想破行现,]就是想阴已破,行阴现前。[外魔无可奈何,不知几经岁月;如穿衣者,]脱却的上面三层,注意!在旁边写着:“色、受、想”脱掉了,色阴、受阴、想阴,三层的衣服了,([脱却面上三层,])[只剩二层,]行跟识阴,[功已过半,]糟糕!走错路![而乃妄言,登圣致堕,岂不悲哉!]在座诸位!所以说:宁可百年不开悟,不可一日走错路。这个走走走走……已经破了色、受、想阴,这功夫非常了不得了!结果妄言我已经成圣了,执为殊胜,登圣自堕,岂不悲哉!所以一碰到了恶知见、邪见,它的后遗是非常严重的!法身慧命,全部断除!

1497页:[癸三  嘱令保护] 经文:【汝等必须,将如来语,于我灭后,传示末法,遍令众生,觉了斯义,无令心魔,自起深孽,保持覆护,消息邪见。】“消”就是消除;“息”的上面写一个字:“止”。消除止息,中间补五个字:“种种外道之”邪见。邪见,在旁边写指外道之断、常二见,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:消除止息种种外道之邪见,外道之邪见,指的是断、常二见,断、常二见。

[此嘱作摧邪知识,盖令未起者勿起,已起者速灭。嘱阿难云:汝及在会众等,必须将如来语,于我灭度之后,传示末法,以去圣时遥,魔强法弱。遍令众生,觉了斯义者:谓觉察了然明白斯十种狂解之义,既能觉了,自能辨识,邪正分明。妄念才萌,即当以正定拒之。无令者:禁止之辞。心魔自起深孽,心魔:即十种狂解,]为什么狂,所悟不究竟,就是狂解,所悟没有达到究竟,中间起执为殊胜,那就停顿了!所以念念菩提,归无所得。十种狂解,[谓外魔虽不能扰,无令自己心魔,自起深孽。孽者:祸之萌也,]“萌”就是开始,[以能为地狱因故。书曰: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今云自起者,正是自作孽耳。上是教未起者勿起。保持覆护,消息邪见者:是教已起者速灭也。保持禅定,覆护进修,消息边邪之见矣。]

经文:【教其身心,开觉真义,于无上道,不遭枝岐,勿令心祈,得少为足,作大觉王,清净标指。】唉呀!这个文章实在是美不胜收!短短的几句,道尽了佛陀大悲的心法,这个实在是非常的美!教其身心,“开”就是开悟;“觉”就是觉了。真义就是真如实义,开觉真义,就是开悟觉了真如实义,于无上道,不遭枝岐,“岐”就是,注意!堕落外道,堕外道。中间不要给它分叉,直心就是道场,从初发心一直到成等正觉,永远不要遭受到魔道、外道的引诱、诱惑,或者是恶知见的,恶知见的,勿令心祈,勿令心中,“祈”就是祈求,得少为足,若得少为足,便入小乘。诸位!为什么劝诫你:不要得少为足呢?诸位!得少为足,就落入小乘!所以在座诸位!应当立志做人天的导师,就是成佛!作大觉主,为什么要作大觉王?为一切修行人清净指标,清净指标,就是成佛的指南,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:教其身心,教一切真正修行人,一定要开悟觉了真如实义,于无上道的佛道,不遭枝岐,堕落外道,勿令心中祈求,得少为足,若得少为足,便入小乘,发心不够大,应当立志做人天导师,作大觉王,为一切修行人清净指标,成佛的指南。就是这个意思。

1498页,[此嘱作趣真导师,是教其未生正智令生也。身心体察,真如实义,迥然不属于断常空有;但一念不生,回光照性,中中流入,于无上佛道,不遭枝歧。木旁出曰枝,路曲分曰歧,皆非正直之本。勿令心中祈求,得少为足。盖遭枝歧,即堕外道;得少为足,便入小乘。故嘱当机,作大觉王,]所以为什么要教:发菩提心,成就无上佛道?为什么?就是这个!所以大陆团来,他们现在都学得很聪明,师父给我加持一下,摩摩顶,我跟他摩顶的时候,都会跟他讲:发菩提心,成就无上佛道。每一个都跟他这样念,念完以后,他们回去说:喔!我们现在发菩提心了,回去,我们会倾全力以赴,推广师父的正法、佛陀的正法,啊!我觉得说:这一辈子真的很心甘情愿啦!碰到这么样好的徒弟,推广正法,我都劝他: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有时间出时间,有空间出空间。接下来,最后念一下,[故嘱当机,作大觉王,清净标指。一念不生曰清净,疾趣无上菩提,为大觉王,标榜人天,示作成佛指南而已。四行阴魔相竟。]【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三卷终】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:第十六套—【五十阴魔】(6-3)

底下1499页,这个有一点难,绝对不是难,是非常难!初学佛法,算结缘的,算结缘的!

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

第二十四卷

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

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

这个时候就要放慢脚步,识阴魔相,为什么要放慢脚步呢?因为它最极微细,如果说行阴魔是外道的坟墓;那么这个识阴魔最极微细,就是外道的黑牢,关进去,就绝对不会出来!跳进去,绝对没办法跳出来!1499页,经文,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种笔记,这一段非常的难!

【辛五  识阴魔相分三壬初  具示始终  二中间十境  三结害嘱护  壬初分二  癸初  始修未破区宇  二终破显露妄源  癸初分二  子初蹑前行阴尽相  二状示识阴区宇  今初】经文:【阿难!彼善男子,修三摩地,行阴尽者,诸世间性,幽清扰动,同分生机,倏然隳裂,沉细纲纽,补特伽罗,酬业深脉,感应悬绝。】这一段是在叙述行阴尽了的时候的情形。阿难!看经文:彼善男子,就是修圆定,修三摩地的,当行阴尽的时候,诸世间性,世间性,就是行阴生灭性,行阴就是生灭的根元,叫做诸世间性,“世”就是有过去、有现在、有未来;“间”就是间隔。有过去、有现在、有未来,就称为世,世间性。幽清扰动,同分生机,就是共同分的生死的机,就是基础,开始的意思,同分生就是生生之处的基础,“机”就是动之始。倏然隳裂,“隳”就是隳坏;“裂”就是裂破;隳坏、裂破,就是破坏了。

因为行阴尽的时候,注意!前面有讲了,行阴尽的时候,就是这些生灭法,完全断尽的这个时候,倏然隳裂,就是隳坏、破裂了。“沉”就是深沉;“细”就是微细;“纲”就是大纲;“纽”就是枢纽;说:网上的大纲,“纽”就是枢纽,简单讲,就是枢要的意思,关键的意思。就是深沉微细的大纲,枢纽的关键。补特伽罗,补特伽罗,有好几层意思:一、叫做数取趣,一次又一次地投胎、转世,叫做补特伽罗。也可以解释作中阴身,补特伽罗就是中阴身,那么一次又一次地去转世,叫做补特伽罗,数取趣。一次一次地轮回一生一世,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去转世、去投胎、去轮回,补特伽罗也可以叫做中阴身。但是这个补特伽罗,在这里当作一切众生来解释,就很清楚!这些深沉微细的大纲、枢纽这个关键,一切众生,所以这个补特伽罗,用一切众生,那就很清楚。

接下去,叫做酬业深脉,“酬”就是酬答,你造善业,我就报答你善报,造恶业,就报你恶报。“业”就是宿业,酬答宿业,宿世所造的业,“酬”就是酬答宿世所造的业,就是有因果。简单讲,就是受生的意思,酬答宿世的因果受生。这个“深”就是深潜,潜水艇的“潜”,深潜,潜水艇的“潜”,潜水的“潜”,浮潜,我们到海边去浮潜的“潜”。深潜之脉,“脉”就是如同山脉,山脉就是绵绵无尽啊,把生死,一次的生死当作一个山脉,无量的生死,叫做绵绵无尽的生死的山脉。整句的意思就是酬业深脉,就是酬答你宿世所造的因果,受生深潜的生死,绵绵无尽的生死,如同山脉一样绵绵无尽,我们说无尽的生死,我们这里说无尽的山脉,一脉又一脉。喔!这个中文的翻译,实在是美得不得了!酬业深脉,四个字,竟然含有这么深的意思啊!酬业深脉,这个要翻译成白话文,就写到晕头转向了!酬答宿世善恶因果,受生深潜之生死,如同山脉的绵绵无尽,你看看这有多长!你看这个文言文有多美啊!所以在这里,读中文系的人就占便宜,或者中文系的老师,就占便宜了,为什么?它太美了!是不是?因为中文系的老师或者念中文系毕业的,对这个文字就特别的敏感,特别的欣赏,上起来特别的舒服,对不对?如果说没有读到这个文言文的,不是读文言文,他读的是“言文言”的,就搞不来了!你光读这个,你就晕了!感应悬绝,什么叫做感应悬绝?这感应的根本,便已经悬远,“绝”就是断绝,不复受生中间就是感应:因亡果丧。悬绝就是停止,这个就是行阴尽的修行人。

整段,师父把它贯串起来:这个感应就是因果,因果有感应嘛!因,由因感果叫做感应,这个感应,不是感应什么神啊佛啦,不是这个意思!感应,就是因感果而成之,因造何业,由果来应之,叫做感应。所以这个感应之根本便已悬远断绝,因亡果丧,不复受生。我整句把它贯串起来:阿难!彼善男子修三摩地,当修行人的定力,深沉的定力,打破了行阴,行阴尽的时候,会发生什么事?行阴尽的时候,诸世间的生灭性,幽清扰动,共同分的生生之处的基础,也就是生死因果的基础,突然之间,隳坏破裂了,因果停止,深沉的、微细的大纲和枢纽这个关键,补特伽罗,一切众生,酬答宿业因果受生,深沉的脉络,如同山脉的绵绵无尽的生死,由因感果的根本,因亡果丧,便已经悬远断绝,不复受生,简单讲,破了第七意识行阴,因果停止,停止了!此通明识阴,看左边的这个注解,

[此通明识阴,始终之相。彼善男子:即是行阴已尽之人,]注意!这个行阴已尽喔,这破了四层,破了色、受、想、行喔,注意那个“尽”字喔!行阴已尽,到这种功夫实在是不得了了!简单讲,什么叫做行阴已尽?三昧的定力不被生灭所迷惑了。[或始终不起狂解,或妄念便能觉知,常住圆定,故仍称修三摩地;此中望行阴为终修,望识阴为始修也。行阴尽者,诸世间性,即行阴生灭性也;诸世间一切有为之法,无非流变生灭故。幽清扰动,同分生机者:观幽隐轻清,扰动之根元,即十二类生。同分生机,即同生基也。]共同的生死基础,同生机,就是共同生死基础,如果你看不懂的话,“同”就是共同;“生”就是生死;“基”就是基础,你把它补几个字,你就看得懂!同生基,谁看得懂?又不是在拜地基主!这又没人看得懂,同生基,谁看得懂呢?对不对?所以说为什么自己看经典:哇!这同生基是什么?对不对?你如果打电话问你同事说:同事,什么叫同生基?我们这里没有同生,我们这里有放山鸡。所以这个不听经闻法,你怎么看也看不懂啊!共同生死的基础。[基:表生之处;机:明动之始;其意则一而已。]

1500页,这个生死,[倏然隳裂,沉细纲纽者:倏然即忽然也。隳坏裂破,沉细纲纽,沉是深沉,细即微细,纲为网上之大纲,纽为衣中之纽扣;此状生机之纲纽,为网衣之枢要也。]纲就是网的大的地方,大的结叫做纲,对不对?“纽”就是纽扣,衣最重要的地方,就是纽扣啊![功夫至此,忽然隳裂,沉细纲纽,则补特伽罗,]补特伽罗,补特伽罗的旁边写个:“一切众生”,那你就看得懂了,补特伽罗一切众生,[此云数取趣,即中有身,众生由此,]能数数,这个念shuò shuò,一次又一次地取着于诸趣,([能数数取著于诸趣,])[而受生也。且受生,所以酬答宿业,而酬业之深潜脉络,即是行阴,为生灭根元也。感应悬绝者:]由因感果,就是因感而果应,如果你要写的话,写个:“因感果应”,你造什么因,果就会应,对不对?感应就是因感果应,那更简单![感应即因果也,而言悬绝者,以行阴既尽,深潜脉络已断,因亡果丧,不复受生,故云悬绝。]

[子二  状示识阴区宇] 经文:【于涅槃天,将大明悟,如鸡后鸣,瞻顾东方,已有精色。六根虚静,无复驰逸,内外湛明,入无所入。深达十方,十二种类,受命元由;观由执元,诸类不召,于十方界,已获其同;精色不沉,发现幽秘。此则名为,识阴区宇。】我告诉你!基督教要来看到这一段啊,他就晕倒了!佛法为什么有的人信到最后,干脆放弃佛?因为实在是看不懂,太难了!喔!这是在说什么?对不对?我们信基督就很快啰!一个上帝,大家共同匍匐在他面前,讴歌啊、赞颂啊、承认自己的罪业,罪恶啊,然后我们的罪,由上帝来给我们取代,然后我们就受到神的照顾,这样思想很容易让大家了解,让大家接受。这个佛法,它真的是很难!但是它是生命,宇宙的究竟之处,这个除了佛以外,没有人能够讲得出这种境界的!没有一个人啊!所以说楞严经,有的人说:楞严经是伪经啊。那个人头脑有问题,怎么有办法讲出这种境界呢?注意哦!开始要解释了,我说这一段很难!

于涅槃天,就是于涅槃之性天,佛的究竟处,叫做涅槃的性天。将大明悟,“大明悟”就是天将亮了,天将亮了,就是对究竟的涅槃将大明悟,如鸡后鸣,什么鸡啊?鸡早上一起来的时候,如果看到东方有一点点光亮,咕~咕~咕~就开始就叫了,对不对?以前师妈那个时候没有学佛,那时候没有学佛,那时候师妈在我们那个兰州街公寓后面,后面一个小笼子养鸡,养鸡,那只鸡,养到后来很大了!很大了!然后白天也叫,晚上也叫,我跟妈妈说:妈妈,那只鸡胡涂了,杀了吧!哪有这样吵整夜的?白天也叫,晚上也一直叫,一直吵,吵到不能睡觉!到了才凌晨二、三点,就咕~二点!我跟师妈说:索性杀了!比较省事!对不对?可以饱餐一顿。那时没学佛,要不然就会说来放生啊!对不对?所以这个鸡,不一定!现在的鸡比较不可理喻啊!以前的鸡啊,鸡于微明之后,微明就是东方出现鱼肚白,还没到鱼肚白,只一点点亮度,鸡于微明之后,鸣,怎么样?后鸣,如鸡于微明之后而鸣,怎么样?此时,加上二个字:此时。这个时候看看东方,此时瞻顾东方,已有精色,诸位!补上二个字:精“明之”色,白白的,还不是很白,精明之色,略有精明之色出现,这后面一定要再补四个字,你才看得懂!“但仍未大明”,还没有大明,只有微明,那么整句我把它贯串起来就是:于涅槃之性天,将大明悟,断了行阴以后,于涅槃的性天将大明悟,天将亮了,就像鸡在微明之后而鸣,就是鸣叫,此时,你看看东方,瞻顾东方,已有精明之色出现,但仍未大明。到这一段,你一定要这样,喔!那原来是如此喔!因为识阴还没有破嘛!

接下来,六根虚静,无复驰逸,此时,就在这个时候,已经断了行阴,就在这个时候,怎么样?六根的心一片虚静,“虚”是指受阴尽,没有领纳,无领纳,无觉受,就是一切法不受,就是“虚”,就是受阴已尽;那么“静”,是想阴尽,想阴尽,离分别。受阴尽,就不领纳境界,受阴尽了,就不领纳境界;想,这个底下静,是想阴尽了,就离分别,就离分别了,这个“静”,就是想阴尽了,离分别。这个时候的心怎么样?无复驰逸,所以中间加二个字:六根虚静,“其心”,“其心”无复驰逸,要不然,你看不懂啊!这个时候,心无复驰逸,“无复驰逸”就是指行阴尽,“无复驰逸”就是没有迁流,没有迁流,就是没有生灭,没有生灭,就是行阴尽了,所以无复驰逸,“驰逸”就是没有生灭的意思,绝迁流,所以补上三个字:“无行阴”,行阴尽,就是没有行阴,已经行阴已尽,无复驰逸。

接下来,内外湛明,注意听!“内”是指六根;“外”是指六尘;“湛”是指湛然明彻;这个时候当,注意听喔!此时六根一片,怎么样?虚静,受阴尽,无领纳叫做“虚”;想阴尽,离分别,叫做“静”。现在四阴也尽了,无复驰逸,这个时候,就在这个时候,正是这个时候,内的六根,外的六尘,湛然明彻,入无所入,什么叫入无所入?就是内外相尽,没有内六根,没有外六尘,所以入无所入,就是能入、所入,俱不可得。内外相尽,没有内根相,没有外面的尘相,叫做内外相尽。入无所入,所以入无所入,中间就补上:“无复内外根尘之相”,这个时候深达十方,入无所入,就是没有能入,没有所入,俱不可得。就没有内外之相,无复内外根尘之相,这个时候深达,后面补上:“世界”,深达十方加:“世界”,这个是无情的世界,深达十方世界,十二种类,受命,这个种类后面补二个字,就是“投胎”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300~34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200~30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00链接(未完)

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(慧律法师版)

楞严经讲解340:你没有忘掉这个色身,就一定会感得三灾,没有办法出三界

楞严经讲解341:今天听经闻法没看出什么结果,可是在你证阿罗汉果时就分利钝

楞严经讲解342:不管你在哪个时空扮演什么角色,记住要做最有利益众生的事

楞严经讲解343:在生灭无常的世间背叛与被背叛是很正常的事情,大智慧才是一生最可靠的

楞严经讲解344:淫欲是坠入三途的重大力道,你淫欲不断就是一直往下掉升不起来

楞严经讲解345:不管孝子贤孙有多好、夫妻感情多深,时间到时业力一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

楞严经讲解346:谁都不想看到对方傲慢的态度跟心态,傲慢只是自己麻醉自己而已

楞严经讲解347:要是掉进了地狱,除了佛和圣人能救你,世间人为你做功德诵经都没用

楞严经讲解348:在中阴身的人他不想去投胎,但中阴身最长的生命就是四十九天

楞严经讲解349: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, 业力是最公平的上帝,所以不用怨叹

楞严经讲解350:本经修楞严大定以淫欲为生死冤家,想要好的果报就一定要断淫

楞严经讲解351:从今天起绝对不发脾气,绝对不恨任何一个人,你的相似三昧就现前

楞严经讲解352:心中没有爱也没有恨就接近圣人的境界,喜欢的不执着、不喜欢的也不排斥

楞严经讲解353 : 只要你护持三宝,发愿弘传正法,就是大大的善业力

楞严经讲解354:五十种阴魔是楞严经最大的特色、卖点,是末法的重要的一面镜子

楞严经讲解355: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,都不是别人的问题

楞严经讲解356:死亡是人类最无法掌握的讯息,来不及没办法预测的

楞严经讲解357:我们生命其实来自于太阳的能量,说你跟我这样分别其实是多余的

楞严经讲解358:不管见没见到佛,只问你现在心是不是定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身上

楞严经讲解359: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有极端的情绪,这个都不是佛法

楞严经讲解360:降伏自我很困难,批判 轻视他人很容易,这就是心中生大我慢

楞严经讲解361:你只要内心没有贪念,这个想阴魔一点办法都没有

楞严经讲解362:我这一辈子搞了很多花招,到最后还是拿起念珠念阿弥陀佛

楞严经讲解363:一直贪求这个感应就很容易着魔,这五十种阴魔就是照妖镜

楞严经讲解364:身着白衣,受比丘礼,就是正法要灭亡的时候

楞严经讲解365:普天下没有一股力量比这个男女感情跟欲望的力道这么强大、吸引的

楞严经讲解366:能够破行阴,断微细的生灭,这个才进入修行的核心

楞严经讲解367:动一念知足心、骄傲的心,你的道业就停止

楞严经讲解368:人力所不能为,你就求佛力,求观世音菩萨

楞严经讲解369:行阴还有识阴都是外道的的坟墓、外道盲点,突不破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